您的位置:首页 > 政法文化 >
历史的印记(七)
www.ja.yibinpeace.gov.cn 】 【 2024-09-12 14:39:20 】 【 来源:四川法治报

  □寸言

  

  报恩寺

  

  在四川绵阳平武的深山里,有一座明朝勅修报恩寺,因其整体格局和建制类似故宫,有“深山故宫”之称。


20240912143839.jpg

  

  古朴端正的山门,坐落在数层台阶上,以青山为底、古树相衬,淡淡伫立,仿佛这深山中本就该有这么一座古寺,历经了数百年的洗礼,依然在默默诉说着时间的故事。

  

  一进寺庙,古老的楠木顶天立地,殿宇屋顶形式多样,檐下斗拱千姿百态(据统计,全寺有不同形制的斗栱36种,共计2730余个),门窗装饰玲珑剔透,藻井琉璃绚丽多彩,廊道栏杆精雕细琢,地面花砖(据说是御赐皇宫专用砖)光可鉴人。殿内佛像雕刻精美,神态威严,特别是千手观音,由一整根千年金丝楠木精雕而成,需要至少3人才能合抱,全身贴金,头戴宝冠,立于莲花宝座之上,体态柔美高大,通体高9米,身后呈扇形密布1004只手,每只手心刻有一只圆睁的慧眼。还有转经藏塔,这座高11米的七层藏塔皆以金丝楠木制作,巧夺天工,叹为观止。当转动起这沉淀了几百年岁月的藏塔,那一瞬间,我感觉自己仿佛链接了天地宇宙。


20240912143849.jpg

  

 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报恩寺中的壁画,迄今已有500余年历史。壁画中的人物各具神态、栩栩如生,天上人间融为一体:有身材高大、体态肃穆的帝王君主,有手捧贡品、端庄秀丽的天神玉女,有体形彪悍、面目狰狞的天王力士,还有两手合十、神情谦恭的寺庙僧侣。各类人物采用了工笔重彩、沥粉贴金,绘制精美、色彩明丽、仙气飘飘、呼之欲出,颇似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的笔意。

  

  报恩寺步步皆景、处处惊叹,融建筑、雕塑、绘画等艺术为一体,最难能可贵的是,它所有的建筑、木雕、石刻、泥塑、壁画、神像等均为建寺之初的原貌,不得不让人想更深一步挖掘它的历史渊源。而说起这个,还有正史和野史之争。正史当然就是当时所任龙州宣抚使、土官佥事王玺奉圣旨建造,因此才能仿照故宫建制,而且还获得中央财政拨款2万两黄金,并且敢在报恩寺的柱额梁枋、天花藻井、脊饰瓦当乃至香炉、匾额、铸钟等处,刻绘雕塑9999条龙,以报圣恩。

  

  有意思的是,寺庙中的圣旨碑文上所书:“既是土官,不为例,准他这遭,钦此,钦尊。修理报恩寺一座,转轮经藏一座,完备安放藏经,祝延圣寿。”该碑文上的“土”字下方有一点,据说是当时圣上警告王玺:再有下次,头当入土,绝不姑息。而碑文顶端“圣恩圣恩”的排列,以及最后落款异常小的“玺”字,让我们相隔近600年好像都感受到王玺的毕恭毕敬和胆战心惊。因此,就有了野史的版本:王玺认为自己“身居龙门山,龙安府,又姓王名玺,均为皇帝征候”,龙州又位于深山之中,因此起了当“土皇帝”的逆心,于是暗中以重金聘请了21位曾经设计修建紫禁城的能工巧匠秘密入川,在正统五年于平武动工,作为自己的府邸。但后被人告发,皇帝大怒,派钦差调查,王玺忙令人将其改为寺庙,并斥巨资贿赂前来调查的钦差,这才免了死罪,并有了前述的圣旨碑文。

  

  其实关于报恩寺的建造,有书可寻,有史可鉴。四川平武在明清时期称“龙州”,为氐、羌、汉、藏等民族杂居之地,民族矛盾尖锐,民族斗争激烈,历来是统治者关注的重镇;龙州又是古阴平道上的节点,其地势险要、环境复杂,成为历代南北兵家必争之地。晚宋时期,蒙古大军不断突破蜀口防线,宋王朝不得不在这一区域实行特殊的管理体制,允许这些区域的地方长官固守一方,且可以世袭。理宗绍定二年(1229年)在龙州创设三寨长官司,赐进士出身的王行俭担任世袭长官。这便是平武土司的发端,也是王玺家族享有世袭特权的开端,王玺便是王行俭的第八代子孙。《道光龙安府志》记载:王玺自小“有丈夫之志,弱冠敦行力学,切切以经济自命”。袭职以来,王玺勤政爱民,政声远播,是明朝稳定藏羌的功臣之一。报恩寺内现存的《敕修大报恩寺继葺碑铭》也有记载:报恩寺是由王玺捐献自家地作为基地提出修建的,一方面是为了教化当地百姓,另一方面是为了存放明太祖敕赐的大藏经以及报答皇恩。

  

  还有学者专门就报恩寺和故宫进行了比对,从规模、布局、朝向等方面说明这就是个纯寺庙,突出的是宗教信仰和感恩之心。单就琉璃瓦的烧造,需要制坯、成型、施釉、烧制等多个工序,平武天气潮湿,光烧制琉璃瓦就需要六七个月,而建造所用的楠木光干燥一项,就需要一两年的时间,所以王玺是根本没有时间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把宫殿改成寺庙的,仅此一点也足以证明野史传说是不可靠的。借用当年钦差大臣的一句话——“此非王府,实属庙也!”正因为报恩寺为勅修,自建成以来受到历代官府的明令保护,再加之地处深山,所以历经570余年,从未遭受重大破坏。

  

  究竟是听信正史还是野史,我觉得并不重要,最重要也最该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报恩寺的精神内核:报恩。除了大门勅修牌匾和圣旨碑最顶上一排故意排序为“圣恩圣恩”以外,大雄宝殿中还供有“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”的九龙牌位——这是对最高皇权的昭示,所以报恩寺首先讲的是报皇恩。大悲殿则是在讲要报父母恩。报恩寺的大悲殿塑有千手观音像,观音“从人到神”的经过本就是“百善孝为先”,而报恩寺难得一见的是:在观音左右两旁还供奉着观音父母像,这也是报恩寺强调要报父母恩的最好体现。华严藏的转轮藏塔里藏有大藏经,将转轮藏塔转动一次,就如同诵经一遍,僧众们通过转轮来诵经,以此完成自己皈依佛门的意愿,当然也是一种报师恩。报恩寺一进门还有口“范公井”,那是在报恩寺修建完成70多年以后,京官范公被贬到龙州为吏,他见寺内僧侣取水困难,遂自掏腰包为报恩寺凿成此井,让寺内僧侣们感激不尽,他们每日面对此井,饮水思源,后人将此井称为“范公井”,就是要众人铭记这份朋友恩德。报恩寺主体工程完成后,王玺已耗尽财力,此时,薛土司等地方官员带头出资续修,一些士绅商贾也积极出资捐修,说明王玺建报恩寺之举获得了当时官员和上层人士的大力支持,这一点,已记载在寺内的碑铭中。碑铭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——为修建报恩寺,不仅是王家,龙州的上上下下也都出了力,碑铭也反映出王玺父子对社会各界的感恩之情。

  

  皇恩、父母恩、师恩、友恩、社会之恩……报恩寺就是一座专为报答他人恩情而修建的寺庙,不仅表达了修建者铭记恩情,更教育后人应常怀感恩之心。

  

  报恩寺既是历史的见证者,也是时间的守望者,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。它就那样静静存在于岁月长河之中,等待更多的人带着敬畏之心去看见古代建筑的匠心独具,去感受时光流转带来的无限生命力,去继承和发扬“报恩”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相信报恩寺能继续发挥它的教化作用,教育更多的人常存敬畏之念,常惦相助之义,常怀感恩之心。

  

  (作者单位: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)


编辑:雷颖
江安长安网版权所有